同步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同步带 | 同步带轮
联系电话:86-0574-63506727 | 手机:13116621145
详细信息
泉州列出“创新发展”清单 推进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来源:慈溪市贝力同步带轮有限公司    添加日期:2018/3/28
申报历时一年半,今年6月份获国务院批复,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国家队”,成为我国第1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之后批准的第一个自创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福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起点。
  
  对于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地市来说,则将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增添更强劲的创新引擎。11月17日,泉州市召开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建设工作推进会。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到会指导,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市长康涛等参加会议。

  先行一步推动示范区建设走前列
  
  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在会上表示,希望泉州抓住机遇,肩负起改革创新先行者的光荣使命;把握重点,发挥好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强化合力,构建好示范区建设协调机制。
  
  对于福建省科技厅的希冀,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摸索经验的重大任务,泉州将按照全省动员大会部署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为“十三五”乃至更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郑新聪指出,致力先行一步,泉州要抓住“自主创新”和“示范引领”两个关键,实施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双轮驱动”。一要凸显泉州特色。立足制造业基础,实施产业创新领跑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立足民营优势,发挥示范区与“金改区”“民综改革试点”等多区叠加效应,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创新型企业轻装上阵。立足侨台资源,打好“海丝”“海峡”品牌,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科技交流,为区域开放式合作探索经验。二要加快重点探索。精准配套政策,营造好引才、留才环境,集聚创新第一要素;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三要壮大创新主体。激发“产学研用”结合体制机制本身的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建好创新平台,提升众创空间,扶持第三方、第四方平台,着力增强高新区带动力。
  
  郑新聪强调,要加强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实行项目化运作,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此,泉州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28个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会上,泉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洪自强宣读《关于成立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列出创新清单五大方面建好泉州片区
  
  当前,泉州市正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持续推进“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动员全市各方加大创新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快全市创新主体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记者从泉州市科技局了解到,1~8月,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0亿元,增长61.3%;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3%,同比提高10.7个百分点;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7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63家;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41926件和15116件,同比分别增长102.83%和8.9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为4057件和1008件,同比分别增长61.38%和62.06%。
  
  泉州市科技局局长李文生告诉记者,为赢得发展主动权,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泉州市委、市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分解的通知》,提出40项具体任务,并明确细化21个指标。《通知》
  
  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完成工作任务及指标。
  
  在10月份召开的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泉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洪自强提出,泉州将按照国务院、科技部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在“创新”和“示范”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好泉州片区,具体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是以“路线图”引领产业创新,努力把泉州片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加快实施泉州市17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从每条产业链入手,突出抓好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拉长“长板”补强“短板”,推动纺织服装、鞋业、石化、机械装备、建筑建材五大千亿产业集群迈向中高端,在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微波通讯、软件、大数据等)、光电、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培育5个500亿~700亿元规模新集群。到2020年,泉州片区实现生产总值超9000亿元、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400亿元。
  


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右),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左)共同为示范区揭牌。



  二是发挥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努力把泉州片区建设成为民营经济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泉州的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八成以上。我们将深入实施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鼓励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高新区内20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达到250家;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三是同步推进“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工程,成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认真贯彻今年6月在泉州市召开的全国“数控一代”创新应用工程现场会精神,深入实施“数控一代”提质扩面工程。一是由关键核心部件开发应用向整机、系统集成、自动化生产线、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方向发展,由技术产品开发向成果转移转化同步推进交叉并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协同创新。二是全面拓展到各主要制造行业,根据企业实际,并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80%,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超2000亿元。
  
  四是坚持不论体制建平台,努力把泉州片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地。进一步发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泉州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南洋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等高端平台创新“发动机”作用,瞄准科技前沿,贴近产业需求搞研发。通过采取“一院一策”“实体办院、投管分离、专业化运营”等方式,继续邀请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来泉设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磁场”作用,进一步集聚引进高层次人才。到2020年,建成“国字号”创新平台10家、省级100家。
  
  五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把泉州片区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发挥泉州国家级“金改区”的优势,强化财政资金撬动,研究出台促进科技和金融相结合的政策措施,在鼓励民营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推广运用中关村试点政策,从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入手,大胆探索,创新实践,确保泉州高新区在全国综合排名稳步提升。
  
  创新机制体制打造创新改革先行区
  
  过去五年,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规模庞大的“泉州制造”进入了突围、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期。泉州高新区片区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围?
  
  据泉州市科技局相关人员介绍,泉州高新区片区“一区九园”,包括泉州高新区主园区、鲤城高新区、石狮高新区、泉州软件园、晋江五里高新区、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泉州高新区清濛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和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泉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但因起步晚,各区又相对分散,属于“先批后建”的类型,与国内其他发展较好的高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示范区创新要素高效集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更加完善,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众创空间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为实现这一目标,泉州提出,要增强高新区核心带动能力,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支持建设民营新型科研(研发)机构,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商会和投资机构创办新型科研(研发)机构;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独特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和技术转移转化。
  
  如近两年在泉州快速兴起的新型科研机构就是一个创新。所谓新型科研机构,是一种由民营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的,专门从事技术开发、转让、技术咨询与服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的公司制企业。
  
  2013年,泉州市科技部门在福建省各区市中率先提出建设新型研究机构,由相关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实体办院、投管分离”的建院模式,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运营。
  
  比如说位于鲤城区的泉州微波技术研究院,采用“股权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多样化”的组建原则与“投管分离”的运营机制,对关键性和前瞻性的微波通信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和技术转移,现已经成为面向产业集群进行科技服务的基地和平台。
  
  位于晋江市的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是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与晋江制鞋产业上下游8家优势民企共同出资组建的,如今已经与100多家企业进行对接,合作开展研发与产业化项目10多个。
  
  位于泉港区的石化研究院,则是以福建师范大学为技术骨干,围绕着技术开发、转让、技术咨询与服务、检验检测等内容开展工作,先后与26家泉州市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院企合作研发中心……
  
  类似的例子在泉州还有很多。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泉州市科技部门主动作为,大力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了36家新型科研机构,涵盖全市现有的传统制造业和新一代数字通信技术、物联网、工业设计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带动投入研发资金达3亿多元。
  
  推动新型科研机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通过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充分释放出创新活力,已成为泉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而在刚刚结束的泉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也明确提出,要动员市内市外科研院校、科技领军人物、社会资本携手创办新型研发机构。
  
  为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泉州市科技局出台《泉州市新型科研机构认定管理办法》、《泉州市新型科研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等政策措施,对新型科研机构的认定条件、动态管理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对重点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实行“一院(所)一策”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重点倾斜扶持。
  
  相信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发展举措,泉州在推进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上,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正在寻找同步带及同步带轮供应厂家,贝力同步带轮值得选择!

    慈溪市贝力同步带轮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同步带同步带轮、齿轮行业的专业生产企业。座落于长三角经济区桥头堡慈溪市逍林,西接世界最长杭州湾跨海大桥,东临中国第一深水港北仑,交通极为便利。

    公司专业设计、生产、加工各种规格同步带轮、工业皮带、齿轮及相应配套带轮等系列产品。是国内传动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目前公司拥有先进的同步带和带轮的生产、加工、检测等设备。关键技术人员在同步带传动行业有十几年的设计、研发经验。紧跟国际潮流,参照国际标准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在行业内有口皆碑。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欧美、澳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电话:0574-63506727 手机:13116621145

    地址:中国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水云路239号

新闻中心
在线客服
新闻列表
版权所有:慈溪市贝力同步带轮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中国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水云路239号
联系电话:86-0574-63506727 传真:86-0574-63511727 邮箱:zyhsc@163.com
同步带  同步带轮  


同步带
同步带轮